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2:49:16
(河北日报记者焦磊)。
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定期举办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赛,展示成绩、查找不足、开拓思路、比学赶超、共同提高,倒逼工作任务不仅能落地、还要落得好。要凝聚跟党走的思想共识。
突出组织担当,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作者系中共定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深化十户一长管理机制,发挥好户长联络员、宣传员、排查员、组织员、服务员、调解员六员作用,细化农村治理网格,推动党建与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紧密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持续建设完善市乡村三级综合服务体系,推动更多党务政务、物资商品、公共服务向农村下沉,认真落实村干部坐班值班制、民事代办等制度,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质量和办结效率,从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向打磨最后一米迈进。
要育强有带动力的村党支部书记。要强化慢不得的评比机制。商贸物流企业缘何青睐廊坊?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营商环境政策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关键词。
廊坊市把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作为一号工程,站位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和保障国家供应链安全的高度,抢抓机遇换道超车,举全市之力打造现代商贸物流发展高地,切实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图为位于廊坊固安县的申通快递北方总部基地内,全自动智能化分拣流水线正高速运转。廊坊地处京津雄黄金三角核心腹地,路网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5倍,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仅26公里。总建筑面积12.68万平方米的廊坊临空航空物流服务基地正在紧锣密鼓施工。
这里是申通快递最大的产能建设项目,直接辐射京津冀、东北、内蒙古、山西等地区,通达近百条线路,可全面提升整个区域乃至全国的派件时效。商贸城副总经理王硕说,固安县在商贸城开设了12个服务窗口,提供23项行政许可及服务事项,为入驻商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航空物流是廊坊临空经济区重点发展的三个支撑产业之一。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推动铁路和航空两大物流枢纽建设据了解,通过考核推动,2022年前三季度,秦皇岛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0%,进出口总值增长11.9%,产业项目投资规模增长率较1-8月份提升3.4个百分点,各个在建项目陆续迎来新进展,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投资拉动呈现积极态势。突出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这个重点,围绕破除项目建设要素供给障碍,面向14家有关市直单位和各县区,重点考核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六大要素(土地供给要素、能耗保障要素、环境容量要素、资金支持要素、市政配套要素、审批保障要素)、15项考核指标,逐一明确牵头部门和加减分情形。
对排名靠后且要素供给完成质效不高的,对相关领导班子成员进行组织调整,对不担当、不作为、实绩较差干部及时谈话提醒,对问题严重的严肃追责问责,促进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坚持直面痛点、打通堵点,实行重点项目挂图作战,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要素供给台账,逐项研判确定每个要素供给的完成时限,引导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作为、提前介入,用好用活资源,推动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对要素供给考核排名靠前的,年度考核优先评为优秀等次,领导班子成员优先提拔使用,对发现的担当作为、实绩突出干部及时纳入实绩突出干部库。目前,市级层面调整干部26人,县区层面调整干部49人,实现干和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同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县区围绕重大项目定期会商研判、把脉问诊,聚焦堵点、卡点问题研究破解对策,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全力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效。这个项目进展顺利吗?存在哪些堵点问题?在项目建设现场,秦皇岛市委考核办工作人员正在向项目经理了解难点堵点问题。
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将要素供给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拼抢意识。整合市委督查室和发改、自然资源规划等职能部门力量,对项目建设进行清单式管理,组建7个专项考察督查组,集中利用1个月时间,深入经济发展主战场、项目建设一线,开展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前延后展工作专项督查,围绕项目招商落地、项目审批建设和竣工投产项目营商环境等环节进行实地督导检查,了解核实领导班子和干部实绩,推动招商项目加快落地、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竣工项目达产增效。
今年以来,秦皇岛市着眼于扩大要素有效供给,破解制约重点项目建设中的规划、土地、能耗、环评、基础设施建设等难点问题,推动要素跟着项目走,研究制定《秦皇岛市要素供给专项考核办法(试行)》,倒逼职能部门深入挖潜政策支持,盘活沉睡要素资源,为全市444个重点项目、3000余个要素注入强劲动能,50余名县级干部作为直接责任人,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全市形成项目攻坚的强大合力这就是1975年修建的第二代圆仓,虽然比以前好些,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善,直到世纪90年末21世纪初期,为了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拆掉了7个圆仓,改建为高大平房仓。实现储量翻番目标,粮食储量够全省人民吃上半个月。在粮库办公楼的东北角,记者看到了有一间长23米、宽8米、高6米盛放杂物的库房。回首近60年的发展之路,柏乡粮库的粮仓已从1963年低矮简陋的库房,到1975年建造的拥有时代标志的圆仓,到1998年的高大平房仓,再到现在的智能化平房仓,粮仓已经更新到了第四代。这里的负责人尚金锁告诉记者,这间库房就是1963年投入使用的第一代粮仓,低矮库仓简陋至极,跟现在完全有着天壤之别。
尚金锁跟记者介绍,当时柏乡粮库共建了15个仓容量约30万斤的圆仓。8栋约12米高的高大平房仓整齐划一、气势恢宏,座落在圆形仓的西面。
每栋高大平房仓都被隔成两个廒间,每栋仓容量在10000吨左右,都安装了隔热、防潮、通风等设备,且都具备了较高的机械化作业功能。第三代粮仓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最让尚金锁骄傲的就是现代化的第四代粮仓。
而如今,上百个粮温传感器分布在每个粮仓不同位置,坐在办公室里打开电脑,就能看到仓内各处的粮温变化。几十年过去,柏粮从基层粮站发展成享誉全国的地方国有粮库,在粮食管理和科学保粮等方面创下多项全国之最。
他们目前正在开展小麦低温保鲜技术试验,通过改造提升仓房的隔热密闭性能,借助技术手段实现蓄冷、保冷、稳冷,在粮仓内创造一个低温干燥的环境,进而实现小麦保鲜储存。柏乡粮库围绕绿色、智能、精细的发展方向,将工作标准由不坏一粒粮提升到保鲜粒粒粮。近60年来,柏乡粮库在尚金锁的带领下,不断创新储粮技术、坚持诚信经营,现在的柏乡粮库,成为占地565亩、员工超百人、仓容11亿斤的地方国有大粮库。粮食保管员贾素格告诉记者,看似普通的一间粮仓,却藏着不少科技秘密。
这四代粮仓的变化,不仅代表着时代的变迁,更是谱写了柏粮人艰苦奋斗的历史,柏粮人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去赞扬。在办公楼的东南方向,蓝天白云下屹立着8个圆形粮仓,仓身高约10米,直径11米,仓身有出粮口、通风口等,圆仓与第一代粮仓比起来,自然要好许多,但设施依然简陋,一到刮风下雨,粮食保管员半夜举着手电查看仓房,生怕仓房出现漏雨。
【粮食保管员贾素格】现在主要采用电子测温、机械通风、低温绿色保鲜等科学储粮技术,来确保储粮安全。【柏乡粮库主任 尚金锁】当时只有4亩地,6个人。
四代粮仓不仅见证了我国粮食供给从短缺到充足的过程,更是见证了粮食储存从不坏到保鲜的转变历程。过去,给粮仓体检是个体力活:几米长的粮食检温计,每隔一段距离就得插上一根,想要统计平均粮温,就得统计整座粮仓近百根粮食检温计。
【听故事】 老典型焕发新青春 四代粮仓见证时代变迁 (xttv.top)手中有粮,心就不慌,粮食是民生之本,粮食储备关乎到我们每一个人,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仓库储量不足100万斤,是河北省最小的一个集团粮库。几十年间,柏粮人完成16个科研项目,其中3项填补国内空白,4项填补省内空白。时代在发展,粮仓也有不同的变化,今天,咱们跟随记者一起走进柏乡粮库,去了解一下那里故事。
尚金锁告诉记者,粮食也会呼吸,在低温条件下呼吸缓慢甚至休眠。【柏乡粮库主任 尚金锁】这是98年以来陆续建设的,从仓储设施条件,到仓房单仓容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每个粮仓配备了完善的粮情检测、熏蒸环流和机械通风,粮食保管员通过物联网、自动化、智能图像等信息技术,便可以实现粮食入库、调拨、出库、盘点等环节的全程监管。宁流千滴汗,保鲜粒粒粮。
走进河北柏粮粮食储备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装有智能化监测设备的现代化平房仓,它在科学保粮上正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适应保障粮食安全的新形势,12万吨标准化粮仓正在建设中,项目全部建成后,粮库总仓容量将近70万吨。
发表评论
留言: